仓库管理:WMS智能业务策略,满足多种业务场景需求?

时间:2024-06-05浏览次数:1054

zg.jpg

在面对不同仓库、货主和产品属性的多样化管理需求时,WMS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针对于不同企业,仓库的管理要求不一样,作业流程也就不同。A企业偏好于拣货时分单,B企业偏好于复检时分单,C企业偏好于装车时分单。

 

为了满足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和用户需求,同时避免由于业务边界的不断演变和业务目标的频繁调整导致的系统固化问题,许多成熟的WMS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的策略部署方案。这些方案通过设定灵活的引擎机制和详细的规则,有效地降低了因业务变动给系统带来的挑战,真正实现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之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入库上架策略:系统可以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自动指派库位。不同单据类型、不同产品,不同产品状态等可分别定义不同的上架策略。当产品到达仓库后,wms系统基于商品信息推荐上架库位。具体常见配置规则如下:

 

ABC原则:按照销量金额或销售数量等特征,将商品进行品类划分为A类品(商品占存货的10%至15%,但金额占70%至80%),这类库存是关键的少数,需要进行重点管理。B类品(商品占存货的30%左右,资金占15%至25%),这类库存进行次重点管理,管理严格程度介于A类和C类之间。C类品(商品占存货的55%左右,但资金仅占5%),这类库存价值较低,管理相对宽松。基于货架的分层取货特征,可以对应将ABC品类放置在对应的ABC区层位上。

最短路径原则:从起始点到上架货物库位,再到下一个库位,直至完成所有上架任务完成计算得到上架到对应库位,预计需要的行走路径。一般结合商品库存周转率使用,库存周转率高的SKU,上架时,优先分配靠近进出口的货位;而库存周转率较低的SKU,上架时优先分配远离进出口的货位。

 

产品属性原则根据产品的重量、体积、正常品、残损品等不同维度,分配库区库位。关联性较强的的产品可以临近存放。比如:下单铅笔的同时也会下单橡皮擦,那就可以在上架时将铅笔和橡皮擦上架至相近的库位。根据货物的包装形态(托盘,箱,散件),相同包装形态的商品,尽量不要放在相邻货位,以防拿错。

 

订单类型规则:基于不同的入库订单类型(采购入库、调拨入库、生产入库、退货入库等),将商品上架到不同的库区,采购入库及生产入库产品,一般整托上架至存储区。调拨入库及退货产品质量状态待判定,一般不会直接存入存储区或者拣货区。

 

库存规则:仓内允许商品一品多位,或一位多品,产品进入仓库后,优先检查历史存放过的库位是否可用,若该库位已被占用或放满时,优先将产品推荐存储到空库位。

 

上架策略在配置环节,可以限定生效的货主、订单类型(采购订单、调拨订单、退货订单、库内订单等)、商品形态(良品、不良品)、指定区域。如果需要多种上架策略组合生效,也可以针对对应的上架策略设置对应的优先级。











波次策略:为提高订单拣货效率,一些企业订单会采用合并拣货的模式,即将满足一些共同属性的订单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然后将合并的拣货任务下发至仓库现场执行拣货作业。波次规则需要结合公司的业务进行定制,按照订单类型,货主,线路,产品等。订单进入WMS订单池,将订单按照一定的优先原则汇总分类,批量下发。波次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集约化拣货,而集约化拣货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优势:1) 提高拣货效率,减少拣货行走路线;2) 归类拣货,如相同客户的订单归类、相同出货方向的进行归类,降低拣货后的后续的理货二次分拣工作。具体常见配置规则如下:

 

产品重合规则:筛选订单时,按照产品在各个订单中出现的频次优化选择,比如:10个客户都下单产品A,可将10个客户订单合并,一次性捡出,减少拣货次数。

 

线路规则:按照收货人所在线路将订单合并,对于同一条送货路线(或同一个收货地区)的货物,安排在一个波次分拣,且合并生成集货任务时也进行集货点的集中摆放,便于简化交接装车工作,缩短装车时间。

 

定时规则:按照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比如下单时间、期望到货时间等)将订单进行合并。

 

基于多种波次策略协助业务提升作业效率:缩短拣货路径,减少重复行走,作业面积减少,订单SKU集中度提高。











拣货策略:拣货策略的生效时间是在系统执行完波次分配库存后,将对应的拣货明细,按照一定的规则合并或者拆分生成拣货单的环节。波次下发后,拣货策略直接定义拣货单中商品的数量和拣货顺序,拣货数量,拣货方式等。直接影响拣货作业人员的拣货动线效率以及拣货时效等业务指标。相对复杂的应用场景下,还可以约定拣货动线(按照设置拣货路径)、约定分播方式(先拣后分、边拣变分等)、分区拣货、整散分离、路线分离(按收货路线)分离、下单平台分离、配送方式分离(快递、自营快递、上门自提等拆分)。具体常见配置规则如下:

 

先进先出:系统默认产品先进先出原则,日期老的先出库,避免因为产品过期产生损失。

 

指定批次:出库时,客户要求某个日期,系统可以在下发时指定某个日期出库。

 

定义拣货路径:设定拣货路径后,订单下发时,按照拣货路径推荐拣货库位,让拣货不走回头路。

 

定义分播方式(先拣后分、边拣变分等):订单中商品重合度较高时,采用先拣后分方案,但此时分的节点也是自定义配置:

边拣货边分单:领取任务后,开始拣货前,拣货员提前绑定容器和订单,绑定后,拣货时将一个订单商品放入对应容器中。

拣货后分单:所有货品先从仓库中一起拣出,捡完后放至指定库位,再在复检时分单或者装车时分单。

 

整散分离分区拣货规则:仓库整货区,散货区分开,生成拣货任务时,各区域工作人员负责各区域任务。

 

线路原则:同一个收货路线上的订单,合并成一个拣货单,便于装车交接时,降低二次分拣的作业难度和处理时效。

 

配送方式分离(快递、自营快递、上门自提等拆分):不同配送方式的订单,拆分成不同的拣货单,对应分配到不同的集货点,便于后续控制发车时的交接难度。

 

不同企业所需规则不一样,在和业务磨合过程中,抓取其对不同作业环节的多策略的真实痛点诉求,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作业流程。




联系我们

400-963-9559

上海市杨浦区国权北路1688弄68号1303室

立即申请产品权益,请详细填写表单信息,我们将尽快联系您,提升您的仓储效率。

X

立即咨询

推动企业仓储“数智化”升级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